汉寿县公安局太子庙派出所:让“枫桥经验”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
2021-09-02 11:32:1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俊 | 作者:太子庙派出所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241

汉寿县公安局太子庙派出所始建于1982年,地处汉寿县南部,石长铁路、长常高速公路、319国道、205省道在此交汇,素有“汉寿南大门”之称,辖区总面积112.1平方公里,辖行政村13个,居委会3个,常住人口47000余人。全所现有在编民警10名,辅警17人,设所长1名,教导员1名,副所长4名。2005年被公安部授予“全国公安一级派出所”,曾先后荣获 “省级青年文明号”“全省依法办事示范窗口”“全市优化经济环境十佳单位”“全市人民满意派出所”等殊荣。

去年来,太子庙派出所以获评全省第一批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为动力,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十六字方针”总要求,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全力打造“矛盾不上交,平安不出事,服务不缺位”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基层公安派出所工作新机制。

突出党建统领,严管厚爱队伍,让枫桥经验更“深”

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,为践行“枫桥经验”提供土壤,以政治建警为引领,以教育整顿为推力,让每一名民警在严格的政治体检中经受考验,得到提升。支部书记张扬定期给全所民辅警上廉政党课,党支部组织聆听英模事迹报告会,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,参观“帅孟奇故居”等红色革命之旅,开展革命传统教育、“我跟先进找差距”等活动,全所民辅警在学习教育中坚定理想信念,筑牢政治忠诚。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,约束与激励并重,加强典型的发现、培养、推介、宣传的力度,所长张扬被评为“优秀所队长”,副所长何益明获得市公安个人三等功,激发了全所民辅警干事创业的激情。

践行群众路线,推进群防群治,让枫桥经验更“实”

坚持“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”,为践行“枫桥经验”灌溉浇水,既当好群众的贴心人,也紧密依托群众实现群防群治常态化,整合社会化的防控力量,逐步形成了以驻村民警为主导,以驻村辅警和村组干部为主体,以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的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、预警机制、防范机制,形成了“平安共建、平安共享”的良好氛围。辖区重点人员、重点行业、场所、部位在群防群治联动机制下进一步管控到位,重点单位、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检、人防技防制度措施进一步走深走实,辖区没有发生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安全事故。

强化源头治理,排查化解矛盾,让枫桥经验更“细”

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为践行“枫桥经验”施与肥料,建立起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矛盾调处网络,网格员与驻村辅警常态化走访民情、发现隐患、了解需求、排查矛盾。建立了平安网格微信群,收集信息、调度处置,使村委(社区)干部和社区民辅警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并及时介入处理。在所内建立了人民调解室,把工作热情高、群众工作经验丰富、办事公道、在群众中有威望的老党员、老支书请出马,担任调解员。把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乡村,消除在萌芽状态,真正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
全力预防犯罪,提高安全指数,让枫桥经验更“精”

以县域警务为基础,使践行“枫桥经验”落地开花,以专项警务为重点,以节点警务为支撑,全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。扎实推进警情动态监测、重点人员落地查控、活动轨迹倒查,科学安排警力摆布、巡防路线和防控重点,补齐防控漏洞,实行“白天见警车,晚上见警灯”的勤务模式,提高见警率。强力整治“盗抢骗”“黄赌毒”等治安乱源,扎实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犯罪的劝阻止损和反诈宣传工作,实现了“发案下降、治安警情下降,破案上升、民调上升”的“两降两升”良好效果,不断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、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
深耕惠民理念,提升服务效能,让枫桥经验更“专”

把民生问题放在首位,使践行“枫桥经验”生根结果,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将户籍室搬迁到乡镇为民服务中心,实现统一管理、集中办公,最大限度减少群众业务办理流程和工作环节。在坚持办事的前提下,进一步推出便民利民、简化流程的举措,尽量让群众少跑路,真正做到“只跑一次”。针对高龄老人、卧床病人以及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体,推出“办证前移、上门服务”,着力为民解忧。今年以来,共高龄老人、卧床病人、在校学生等特殊群众上门办证300余人次,真正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,进一步拉近了警民关系,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。

下阶段工作中,太子庙派出所将矢志不移地把“枫桥经验”坚持好、发展好,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,在树品牌、创亮点上下功夫,做深做实基层基础工作,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,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,让“枫桥经验”扎根发芽、茁壮成长。

责编:李俊
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要闻
视频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